青蜜专访

INTERVIEW
李小恋

李小恋:布鲁托和她的一千零一个城市

李小恋本人

李小恋,在北京学设计的重庆姑娘。童年是在旅行与画画中度过,至今走过17个国家和中国的33个省级行政区。从小就喜欢那只夸张的狗狗布鲁托,还有一个环游世界的梦想,所以就有了布鲁托和她的一千零一个城市的梦想。她依然有许多想去的地方还没抵达,觉得活着就是要认真看看这个世界,看看未知的远方。当她多年的背井离乡之后,也渐渐明白了乡愁的滋味。开始思念起遥远的故乡,南方北方隔着秦岭淮河千山万水,这使她真正明白故乡是回不去的远方。

认识这个姑娘是因为她的一篇关于故乡的文章。越发的深入了解,就越觉得这真是一个很故事的姑娘。这个姑娘又漂亮又勇敢,会画画、会写文章、会摄影、会做软陶、会设计房子和家具、会做手工、会讲法语、能爬树、敢撒泼,还是一个逗比的段子手。这个的姑娘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读过的书可能比你家书柜的藏书还多。一个20出头的姑娘就能有如此惊人的才华,能有如此超凡的心境去过自己的生活,这应该是很多同龄大学生所向往的。

垦丁

有时候小编就在想,同样是大学生,总有人过得像阳光下闪耀的金色琥珀,也总有人过得像一坨“狗不理”。小编一直把她视为女神一样的人,但是什么才是女神呢?我对这个词汇世俗的定义是怀疑的,一个人有颜值就能算是女神吗?在小编看来,有颜值没内容的只能叫做花瓶,而那些敢于走出去,敢于做自己,敢于在路上寻找自我并成为风景,且有故事的人,应该就是我心中的女神吧。下面是在采访女神的时候女神所讲的故事,只是差了一瓶二锅头!

荷兰风车村
额济纳旗

当我开始向世界发问

我出生于一个工程师家庭的,四岁开始学习绘画,童年时期去过许多还没被开发过的古镇,画过许多吊脚楼老街道。直到多年以后,才明白那是故乡的符号。从少年时期就开始随父母去过云南、贵州、广西、新疆、浙江、江苏、上海、四川……在父母看来,一个人的眼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从小旅行就是家庭里每年必不可少的活动也是我的一种习惯。在我们的童年时期,父母就是用这样的方式人我亲身了解感受这个世界,增长见识并获得了开阔的眼界。

速写烟台街道

高中时候学习地理以及历史,开始更为系统而明确的认识了这个的世界。知道这个世界上许许多多奇妙的故事和现象,有一些旅行中见过但很困惑的现象,因为学习而获得了答案。那时笔记上的地图都是自己手绘的,高三那一年萌生了要环游世界的梦想。觉得人活着,如果不能去好好看看这个生活过的世界,那该多可惜。虽然离梦想仍然遥远,却依然走在路上。在行走中也学会了许许多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对我的设计和绘画提供了灵感。因为行走,我也因此成长,变得更加沉稳、乐观、坚强,想必这些都是深爱的世界对我的馈赠。除了爸爸妈妈从小对我的启蒙,生命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人就是我的爷爷。

爷爷拍摄地震时留下的票根

我的爷爷喜欢摄影,记录生活点滴也四处行走拍照,把照片整齐地放在相册里并且配上文字。汶川地震一年后,爷爷和奶奶一起背包走访了各处地震遗址,为那些断壁残垣拍了照片记录在相册里,爷爷他说年事已高,许多地方已不能够去了,和我约定替他走完剩下的地震遗址拍回来给他看。”2013年的冬天,我去了北川,遵从和爷爷的约定,拍摄了各处地震遗址,完成了当年和爷爷的约定。

北川地震博物馆

我上大学以后开始喜欢上摄影,用相机去记录见到的风景以及人物。开始给一同出去玩的朋友拍照,也给自己拍照,记录下那些年轻光鲜的脸庞和飞扬和美好的青春故事。每一下快门,留住时间。多年以后再看,曾经这样年轻过笑过哭过美好过。美国摄影师爱德华柯蒂斯说:“每一个老者离去时,一种不可替代的信息也随之而去。”青春短暂,人易老,城市一样,一转眼就物是人非了。

没有故事不成旅行

因为伍迪艾伦的一部《午夜巴黎》而心生憧憬去了巴黎,走在巴黎的石板街道上,从巴黎圣母院走到小猫钓鱼巷,再沿着塞纳河看过巴黎左岸,爬上蒙马特高地。像电影里的主人翁一样在巴黎的街道漫步,在充满艺术气息的巴黎,好像到处都是毕加索、小仲马、达利和海明威。一砖一墙都带我回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的巴黎黄金时代。因为这个关于巴黎的故事而来到了这里,想看看如今真实的巴黎,也站在这里真切地去触及那些让人浮想联翩的过去,从而认识这座城市。

巴黎的黄昏

同样,因为一部《呼兰河传》我去了呼兰萧红的故居,去了上海的内山书局。读了《海蒂》以后去了瑞士的阿尔卑斯山。也因为听了外婆童年的故事,去了外婆的故乡浙江宁波……

瑞士阿尔卑斯山脉

我曾读过季羡林的一篇散文《过西伯利亚》,里面写到他乘坐火车去往莫斯科的漫长旅途里的所见所闻。里面有一段对松嫩平原和西伯利亚森林的描写深深地吸引我。

于是我就从北京出发乘坐火车,一路去到长春,哈尔滨,辗转去到了国境最北端的村庄。这是我第一次这么长时间的做火车硬座。也是我非常难忘的一段旅行,列车与铁轨哐哐作响,一路向北,车厢越来越空,进入大兴安岭森林的时候硬座车厢已经是几乎一人一排地躺到一片了。我从小长在南方,从未见过如此广袤地松林。高大,浓密,郁郁葱葱。像一座座绿色的高塔立在铁轨两旁,一座连着一座,在风里摇成了海浪。

漠河北极村的松林日落

火车路过一个个车站,破旧的站牌,站台两边低矮的平房组成了一座座小小的村庄,背靠浓密的丛林,有潺潺的流水穿过,也有一望无际的田野和枯草结成的草垛。肥沃的土壤像人们黝黑的脸庞。人们扛起锄头,挥向太阳,阳光在厚实的背脊上变成了汗珠和火把。铁轨就铺在农田边上,一声汽笛又呼啸着离开村庄往更北的地方驶去。我把头靠在冰冷的玻璃窗上,伴着车厢里一声长一声短的鼾声,也渐渐陷入睡眠。夜晚森林里下起雨,淅淅沥沥地打在玻璃上,惊醒了一场正酣的梦。我蓦然睁开双眼,静静地听着雨水,好像能够掩饰周围其余的嘈杂,世界只剩下这种来自大自然最纯洁的声音。

漠河北极村夏至节

我始终记得那些,透过火车车窗看见的世界。彩色的森林、原野上缭缭炊烟、碧如翡翠的湖泊、秋收后寂寥的草垛…车窗外的景色总是随着列车,飞快地从眼前掠过。是不容易被记录下的美景。我并不是喜欢写游记的人,我觉得大自然的美景,用任何辞藻去描述都显得空洞而造作。有些地方只有你亲自去抵达,才会知道那种美有多么震撼人心。而,车窗外的景色,我无法用相机去记录它的一丝一毫,便只好用文字来记录下,那些我曾经坐过的硬座车厢窗外的故事。那些美景都带着点偏僻的寥落和孤独感,像无法触及的星辰一样美丽。它们陪伴多少旅人,度过多少缱绻的夜晚。

龙江第一湾

最惦念的还是我的家乡——重庆

我的故乡,山城重庆,依山旁水,是一座新兴的直辖市。而我在外多年每每提起故乡,旁人能够想起的却只有火锅美女和夜景。可我觉得重庆有的并不只是这些。它屹立在长江边上,沉淀了太多的过往与旧事,它有着岁月留下的铅华而并不只是新兴的事物,应有一些十分怀旧耐人寻味的故事,吸引人前去探寻。

重庆十八梯

我在野夫先生的《乡关何处》里读到过一段话,他说:“许多年来,我问过无数人的故乡何在,大多都不知所云。故乡于很多人来说,是必须要扔掉的裹脚布;仿佛不遗忘,他们便难以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而我,若干年来却像一个遗老,总是沉浸在往事的泥淖中,在诗酒猖狂之余,常常失魂落魄地站成了一段乡愁。”我开始明白这种割舍不掉的乡愁,它深埋于我的骨血,在我昏沉的梦里日日夜夜地召唤着我那颗深爱着它的心。

而我成年以后离开了故乡,也鲜少见过长江。我常常会梦见两条交汇的江流像纽带一样系住我,它带着南方特有的潮湿空气与红色的土壤还有浓得化不开的大雾向我扑来,我一头撞进雾气里,而后见过高山见过故乡的吊脚楼古镇见到了我的重庆。它是雌伏在我梦里的巨兽,低低地嘶鸣着,于是我听见了来自故乡的呼唤。

我开始想起我背着画板四处写生的童年,想起我曾经画过的那些木质吊脚楼流水与人家,想起儿时外公常常和我絮叨的那些老房子和老故事。想起戴安阿勃丝说过:“我认为我之所以拍照片,是因为如果我不拍这些东西,人们就会视而不见。”我忽然觉得,随着岁月流逝,关于故乡的许多故事没有人口口相传,都渐渐被人遗忘,我想做那个找到它们记录下来的人。因为我深爱这片土地,所以我不应仅仅是知道它现在的光鲜,我还应去了解它过去的蹒跚与过眼云烟般的繁华以及它在岁月里沉淀下来的已不为人知的旧事。我觉得这些故事,不应该只留存于老一辈人的记忆中,然后随着生命的流逝而消失掉,我们也应该背负着这座城市的过去然后和它一起成长。于是我回到故乡,开始四处寻访,记录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关于故乡的故事。我想要做一个记录者,希望可以为故乡留住一些东西,希望这些过去不要在时光的洪荒里从此被人遗忘。

附诗歌两首:

《大梦》

将思念之人埋于赤红山岭/清晨的浓雾是我眼底的泪光/向北的绿皮火车送我一场大梦/将潮湿的眼眶就此深藏/如瀑的长发结成丰满的麦穗/成片的草垛后燃起干柴烈火/火光里是你烧不尽的年轻/野风吹生的枯草呢喃这世间的隐秘/金黄的田野酝酿一杯离人的乡愁/红日渲染姑娘丰润的乳房/不知梦里这是谁人家乡/不知我将你丢在何方土地上/而你杳无音信/我也物是人非——布鲁托2014.10.5

《过客》

冬夜里有阵阵北风/满大街地吹熄了霓虹/你关上屋门像关上了心扉/你闭上双眼像摇灭了红烛/你枕边藏着刺骨的寒冬/梦里却住着一度春风/你留住了易老的容颜/却留不住过客的匆匆/你曾经远走他乡/行万里路也未能到达的地方/便是离人的心上——布鲁托2014.12.17

青蜜访谈

青蜜:你经常会冲着一个故事去旅行,你怎么会喜欢这样的一种旅行方式呢?

小恋:就是一种感觉,就是很喜欢,最开始是爸妈带着我出去玩路上看到什么都会跟我讲,讲多了我就开始自己去找,找多了就变成每次出去都是先找,觉得感兴趣了,然后再出发。有这么一个变化过程。当你读到一个迷人的故事,难道不想去故事发生的地方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么。

青蜜:你经常出去探访别的地方的故事,那么对于你家乡的故事你是怎么看?

小恋:我曾经写了一篇文章,叫《我的南方》写的就是我小时候对这个城市的记忆,写我童年对这个城市的细微的观察,那个时候是没有意识觉得它有故事,长大后就开始有意识的去挖掘关于重庆的故事,我查了很多资料,采访了很多了人,搜集了很多关于重庆的故事,每个故事一个地方。我会觉得我的城市非常好,也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但是大家都不知道。我觉得很有必要去找一些老人、学者来讲述重庆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然后记录下来。我希望有一天也有人读到我的记录然后想来重庆看一看。

青蜜:那你是怎么去寻找的这些学者、老人?

小恋:我先找了我的外公,我外公什么都知道,他当年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是一个退伍军人,然后他是重庆初期建设时的一个设计师,重庆的好多地标性建筑都是他来参与设计的,他读过非常多的书,是真的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关于历史问他就没有不知道的。我还问了我高中的历史老师,她是上官云珠的后人,他们当时是作为移民来到重庆,在重庆呆了很多年。我就先问她,通过她知道一些故事和现存的历史遗址。我身边还有许多前辈,也给我提供了很多资料。历史从身边的这些平凡人口中就能有所发掘。

青蜜:当你回过神去关注你的故乡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你并不是非常了解你的家乡?

小恋:对,很多我只是听说过,没有去细细的研究他是真的假的或是怎么样,那个发生故事的地方到底在哪儿,就是都不太清楚,当我着手去做这么一件事的时候就发现一下知道了很多的故事。感觉收获很多。

青蜜:在你做这件事的时候跟这些老人,学者聊过之后有什么样的感悟?

小恋:我最开始做这件事是因为高中的时候我们的历史老师布置过一个历史作业,就是记录一下你身边的历史,去调查你自己的家庭史,或者你就的一件古董等,当时我做的就是去问了我的外婆,外婆是浙江人,现在在重庆,她当时给我讲了她的家族史,当时听了的反映就是“哇!”然后很震惊啊。当时她们家是宁波的一个大家族,有好多稀奇古怪的事情,外婆就边回忆边和我讲,然后文革的时候的一些事情啊,这些事情以前她都是不愿意说的。我觉得如果我不问她就永远不会说,以后也就没人知道了。每一个人的一生就是一部活的历史。而现在我收集关于故乡的故事时,也是觉得有震惊有惊喜的。已经过去的时代是我不能再去经历的了,所以有幸可以从经历的人那里听到我觉得很是难得。我很珍惜与他们交谈的机会。

青蜜:聊了这么多的和故乡有关的,那现在我们说说出去旅行的事情吧,每年你都会出去玩好几次?是自己一个人?

小恋:我们家每年都会有两次的家庭旅行,就是长大了家人一起聚的机会不会特别多,每年有这么两次固定的出行会很好的增强感情,增强沟通。其余的时间就是我自己一个人出去了。而且我很喜欢自己一个人出去,一个人出去的话灵感会更多,一个人才是纯粹的旅行。因为全部的精力都会用在看风景和感受风景上。

青蜜:那么你每次旅行结束后都会做些什么呢?会写文字吗?

小恋:每次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整理照片,很少去用文字来记录,觉得很多时候文字没办法来表达旅行中的美,我写文字的时候大多数是在火车上啊,飞机上啊,在旅途当中啊,在回来以后就不会再去很好的记录了,脱离了在路上的氛围,就很难用文字表达出那种感觉。或者是这个旅行过了很久很久了,我再回味一下的时候再写出了的文字又是完全不一样的味道了。

版权声明

此篇内容归本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登录青蜜

记住我忘记密码戳这里

登 录

没有账号点此注册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