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蜜专访

INTERVIEW
姚海军

新华网记者对话姚海军:科幻产业的蝶变与未来

新华网记者对话《科幻世界》主编姚海军。

新华网成都8月18日电(袁泳、包晶晶)某种程度上,成都就是中国科幻版图的中心。因为《科幻世界》在业内宗师般的存在,这座城市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全国科幻界的神经。

在《科幻世界》主编姚海军的眼里,编辑部每年的夏天都会成为一个“旅游观光地”——那些着迷于科幻的少年们循着名家大作的根源,利用暑期“朝圣”般地向人民南路四段11号蜂拥而去,至今如此。

风光依旧在,科幻的格局却在悄然变化。姚海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科幻世界》的发行量这些年虽然下降了不少。但以这本杂志为依托的科幻图书出版却处于上升通道,其所创造的利润早已经超过了杂志。成都科幻中心的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确定。姚海军说:“成都有着丰富的科幻资源,这里不仅有《科幻世界》和新老两代科幻作家的代表人物,是中国科幻银河奖和华语科幻星云奖的诞生地,还有我国第一家科幻博物馆,如今,我们又有了成都国际科幻电影周。”

利润项的转移、《科幻世界》与科幻电影周的相得益彰,姚海军的话,折射出科幻在成都乃至全国的蝶变与未来。

出路:科幻资源的系统整合

自十九世纪末第一步科幻小说诞生在英国,西方科幻历经了廉价杂志时代和图书时代。而自1977年《星球大战》横空出世始,西方科幻又相继完成了影视、游戏、动漫等方面的成熟布局。如今科幻更以IP的形式吸引着资本的火热进入,并进一步延伸更长的产业链。

对比起国内外科幻产业发展的进程,在姚海军看来,中国的科幻利润中心才刚刚从“杂志”跃升至“畅销书”的关口。“我们的科幻创作虽然起步也不算晚,但是并不像西方发展得那样一帆风顺。”姚海军指出,国内曾经一度对科幻文学存在一些误解和争议,局面一直到90年代末才完全改变过来。

尽管如此,在当今的技术条件下,尤其是“互联网+”的井喷,科幻产业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也并非不可能。而从受众层面看,产业化的“跳级”也迫在眉睫,科幻必须从凝重深邃的文字中跳出来,形成一系列的产品,才能让科幻真正成为产业。这样的蝶变路径在姚海军的脑海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方向:打造系统的科幻资源整合平台。

“《科幻世界》做了一点儿这样的尝试,我们没有仅仅把自己看成一本简单的杂志,我们努力为科幻作家创造成广阔的发展空间,向全世界推介他们的作品。”姚海军说,“而且我们并不孤单,包括当前正在成都举办的国际科幻电影周,都是在努力地整合资源,促成更多科幻产品的落地。”

而提起成都以及四川的科幻资源天赋,姚海军更显兴奋,从黑竹沟到三星堆,从卫星发射基地到暗物质底下研究所,这些活脱脱的创作题材使成都成为一座“科幻黄金岛”。姚海军说,平台的力量就在于,让杂志、图书、动漫、电影、游戏形成上下游互动把,并把成都和四川的科技力量展现出来,并进一步通向全国。

迷思:“后发综合症”的忧虑

面临产业化风口的同时,一种忧虑在在科幻的创作圈中蔓延。姚海军坦言,最近两三年的科幻笔会上,大家讨论的更多的是卖版权,你一言我一句,甚至一些不知名的作品都卖得很火。以《大饥之年》捧得银河奖的张冉如也曾表示,大家更多的在谈论谁的作品卖了多少钱,而不是怎样去创作。

商业化带来的些许浮躁可能无法避免,中国科幻产业化的跨越式发展压缩了西方线性式发展的时空,姚海军将其称之为“后发综合症”。“和经济发展过热过快的道理是一样的,科幻商业化的过快会给整个行业带来一些浮躁。”姚海军说,作者创作的理念因此会发生偏移。

这样的偏移体现在商业化的写作方式,一些仅加入一点想象的元素,就称之为科幻的作品也开始出现,小说电影化也开始有人尝试。“这种现象也是科幻热的必然,但我还是希望有更多的作家冷静、认真地写出有价值的科幻精品。”姚海军说。

“但我们等不了了,没有时间来像国外那样按部就班地发展。”姚海军说,我们的市场、科幻迷等不了那么长时间的转型。这是一条属于中国的科幻发展道路,各个领域必须一齐发力,努力探索,去迎接新的挑战。

姚海军认为,当下科幻的创作队伍相对来说还比较薄弱,产业化的操作要由相应的机构来完成,作家要关注作品的本身。姚海军说:“在成都设置银河奖和星云奖的目的就是要不断地去推动作家队伍的壮大。”

而另一方面,产业化的困境还体现在沟通渠道的不畅通,比如做电影的闭门造车,写科幻剧本的又不理解电影的实际需求。姚海军表示,只有通过平台建立充足、畅通的沟通渠道,才能让产业中的各个环节回归自己本来的定位。

“原力”:文学写作的坚持和担当

时间调拨回80年代,科幻作品的类别始终归属不清,应归于文学还是科学在当时没有一个定论。这场争议对中国科幻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那个时候没有哪个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看科幻作品。”姚海军说。尽管彼时因困难重重许多科幻杂志停刊或转向,但《科幻世界》却坚持了下来,成为中国科幻杂志的核心。

在琳琅满目的产业链面前,究竟还要不要当时坚持做杂志的那一份初心?姚海军说,至少《科幻世界》一定会,这是一种历史使命和担当。科幻作为一种类型文学,不管是产业化还是商业化,都是整个科幻体系中的根基部分,滋润着整个体系中的每一个环节。“科幻文学创作就像是‘原力’般的存在。”

姚海军说,尽管国外的科幻电影、游戏、动漫大都不需要经过科幻文学的改编,其作品就能反映出优秀的理念和情怀,但身在其中的每一个创作个体一定在早年的时候都经受过深邃而严谨的纯科幻文学的洗礼。

而在另一方面,中国的受众目前也开始逐渐厌倦好莱坞式的科幻套路。姚海军认为这更是中国科幻文学创作的一个机会:“《三体》为什么能在海内外都引起强烈的反响,就是因为它表现出了未来以及宇宙的中国式构画。”姚海军认为,通过文学作品的先行崛起,让中国不仅仅是的科幻的被输出国,最终在各个产品上与国外能形成双向交流。

此外,尽管《科幻世界》一直都是中国科幻杂志的王者,姚海军也坦承经《科幻世界》发表出的文章一定代表着主流。但他仍然希望,能涌现出更多的像《科幻世界》一样的市场培育者,让科幻能有更多的风格。姚海军说:“我警惕的是杂志的单一化,我希望能有流派和风格的竞争,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创作生态。”

2015年的银河奖因长篇小说奖项的空缺成了姚海军心中的一个遗憾,毕竟长篇小说才能代表类型文学的尺度。采访结束时,当姚海军被记者问:“今年银河奖的长篇小说奖不会空缺了吧?”姚海军笑着打趣说:“你一下子就问到了我的痛处。”随后他坚定地表示,不仅是今年,以后都不会空缺了。

版权声明

此篇内容归本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请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登录青蜜

记住我忘记密码戳这里

登 录

没有账号点此注册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