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撒哈拉沙漠变成一个太阳能农场,这可能吗?】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这句令人头皮发麻的古早土味情话,可能是很多人对撒哈拉沙漠的最初记忆。
那里阳光明媚、气候酷热,除了几片极少数绿洲,几乎没有植被,都被岩石沙丘所覆盖着。如果用国土面积来类比的话,撒哈拉沙漠有资格成为世界第五大国家,仅次于中国和美国。
因此,这块土地也常常与荒僻、落后、贫苦联系在一起,很难想象有人能从这里寻找财富。
不过,情况正在改变。寸草难生的撒哈拉沙漠,正在凭借得天独厚的阳光资源而为非洲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谷歌发布第二代企业版谷歌眼镜,售价999美元】谷歌周一发布了专为商业用途设计的第二代企业版谷歌眼镜,搭载了主频更高的处理器、拥有更清晰的摄像头,以及USB-C快充接口。整体造型方面它和前代产品相差不大,右侧的眼镜腿上集成了电池等元器件,包括前方的投射显示器和下方普通的眼镜造型镜片。
这款眼镜主要面向的是企业用户,能够为技术和维修人员带来更加简便快捷的AR增强现实体验,相信很多高端科技企业都会采购这款产品。第二代的谷歌眼镜搭载了骁龙XR1芯片、支持720p视频拍摄以及一块820mAh电池。这款高科技设备售价为999美元,约合6900元人民币。
【集体无意识:窥见远古心灵的痕迹】集体无意识是荣格提出的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他的其他主要概念都是围绕着这个概念而展开的。
无意识不是没有意识。把德文的 Unbewussten及英文的 uncon-scious翻译为“无意识”可能会引起误解,好像无意识是意识的不存在。无意识是潜藏不被感知的意识。
荣格说:“非个人的心理内容,神话特征,或者换言之原型,正是来自这些深层无意识。因此我把它们叫做非个人的无意识或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历史的长期积累。荣格选用“集体”这个词是因为这种无意识是人类普遍共有的。比如说人类普遍对蛇这种动物的生来恐惧。
大脑生来就有确定的结构,其工作方式虽然是现代的,却有自己的历史。大脑是在数百万年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代表了这个历史的成果。因此,大脑也和身体的其他部分一样,携带历史遗传的信息。其他领域的学者也将证明这一点。荣格相信:“如果你能摸索到心灵的基本构造,你自然就会窥见远古心灵的痕迹。”其实,原始人或野蛮人仍然住在每个人的心里,有的活跃,有的沉默。
【智力理论:你的智力可以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首先,智力是为学习过程提供基础的能力,可以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1)流体智力是我们思考和推理的能力,也是我们遇到一件不知道该的事情时,本能地、自动地去解决这件事的能力。另外,流体智力是天生的、遗传的,每个人在生下来的时候,他们的流体智力就有差别。因为流体智力是天生的,所以它和人的生理有很大的联系。因此,流体智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并在成年时到达顶峰。顶峰过后,流体智力就会开始稳步下降。
(2)晶体智力是我们的知识储备,是后天习得的,包括语法、数学、艺术技能等。晶体智力会根据我们每个人所处的社会阶层、年龄、国籍、时代,有很大的差别。和流体智力在20岁左右到达顶峰不同的是,晶体智力因为对应的是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所以是一直处于增长态势的,到了65岁左右,才会有所下降,有点“越老越值钱”的感觉。
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是彼此独立的,但是又互相影响着。如果一个人有比较高的流体智力的话,那么他的晶体智力可能会有更好的发展。
【十分钟让你搞懂:薛定谔的猫】薛定谔的猫,这个现象的全称应该是 - 薛定谔佯谬,哥本哈根派认为,量子系统中的叠加态,会因由和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或被外部世界测量时而变成一种固定态,”薛定谔的猫“这个实验,就是薛定谔最初被用来反驳这一理论而设计的一个理论实验,即量子力学中的叠加态,不会因由和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或被外部世界测量时而变成一种固定态。
这个理论实验的内容是,把一只猫放进一个封闭的不透明盒子,在这个封闭的盒子里,薛定谔放进了一个放射性原子,一个可以检测原子衰变的装置,和一个毒气释放装置。这个原子在一个小时内有几率发生衰变,如果发生衰变就会被检测装置所检测到,进而激活毒气释放装置,施放毒气杀死猫。那么这个被放进封闭盒子里的猫,就处于一种叠加态。这个猫在一个小时内是生是死?
在打开盒子之前,我们是不知道这个猫是死是活的,按照哥本哈根学派的理论来说,在打开盒子进行外部世界的观察时,猫的生死就会是一个固定的,要么生,要么死,这个理论看起来并没有什么问题,我们是要在打开盒子之后才能确定猫是死是活。客观上,但猫的死活,是不需要外部世界的观察的!
这就反驳了哥本哈根学派对量子系统的叠加态的理论,到达了实验目的。
【社会达尔文主义,自此改变了人类的思维】在斯宾塞之前,进化(evolution)主要是生物学用词,出自达尔文在《物种起源》提到的演化论(theory of evolution,于此译为「演化」较「进化」合适,因为达尔文本来并未为「物种因应环境条件而改变自身」这理论注入进步的意涵),原义指胚胎在母体内生长。「生长」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斯宾塞也把这意涵运用到社会学上。他认为进化是一条囊括宇宙万物与人类社会现实的永恒、普遍规律。
与自然进化一样,斯宾塞认为人类历史与社会亦一直在进化,而且也遵循「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进化法则。人类社会的形成与运作,实质上是在生存与竞争压力下的自然结果,是人类不断调节自然的过程。这一规律不仅适用于人与自然的生存竞争,也适用于国家与国家、人种与人种之间的竞争。斯宾塞更加看重进化过程在人类社会领域中的体现,他认为进化必然是进步的,人类社会必将不断扩张,社会进化必将通向文明。因为在生存竞争中,无论是人类社会,还是个体的人都应当主动去调节环境,能更好地调节环境的人类社会,比不能主动适应的人类社会更易于存续和发展。
【无人机和激光雷达,会是一对好CP吗?】作为其他地理信息系统的补偿方案,它会带来不少惊喜。但越是耳聪目明,越是会被众人所警惕。
相对于无人驾驶汽车来说,激光雷达技术与无人机的组合,很快就成功出道,撬动了一大批真实的商业价值,并且很多都已经投入使用。
除了前面我们提到的电线巡航,还能轻松carry以下领域:
1、遗迹、废墟探测;
2、农业生产观察;
3、工业测绘与勘探;
4、辅助无人驾驶。
激光雷达和无人机,曾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东西,正在快速来到现实世界。
当然,很快到来并不意味着没有不足。尤其是激光雷达+无人机这样看起来威力极大的事物。
最核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防止无人机在数据采集中进行隐私窥探?因此,拥有激光探测功能的无人机,注定很难直面大众用户。
【行动贝果完成A轮融资,将加速普及 AI (AutoML)技术】自动化机器学习(AutoML)公司——行动贝果(MoBagel)在今年四月份刚完成500万美元(约3400万人民币)A轮融资。A轮融资主要领投机构为世界前5大电子设计代工厂纬创资通(WistronDigital Technology),其他参与投资人包括群益创投、第一创投、交大天使基金等。
行动贝果(MoBagel)执行长钟哲民表示:「感谢AppWorks介绍,也十分感谢纬创愿意给我们机会合作!经过半年的产品技术验证,将Decanter AI运用在员工离职预测,预测准确率达八成,库存与销售预测等领域的预测成果,更与知名顾问公司不相上下。 因此,双方加大策略合作的力道,以加速普及AutoML技术至需要准确预测的厂商。」
这次A轮500万美金由纬创资通领投,透过策略伙伴的通路,能将行动贝果(MoBagel)的自动化机器学习产品「DecanterAI」导入更多企业中,达到互惠双赢的综效。A轮资金新资金主要用来扩大关键技术研发团队,加速新功能开发,提升自动化机器学习产品「DecanterAI」的整体效能,协助企业快速建立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的定制化模块,使AutoML技术普及至企业中。
【真焦虑还是假谦虚?从德国AI会议里读懂“欧洲 AI 情结”】2019 年 5 月 16 号,柏林天气阴。倒着 6 小时时差的 AI 科技评论记者,在当地时间不到 10 点,已出现在 Franz?sische Stra?e 的德国电信营业厅入口处。不久后,这里即将上演一场欧洲 AI 盛事——RISE OF AI。「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的投资整体已达到千亿美金的规模,而德国政府去年才投入了 50 万欧元,这就是差距。」会议开幕,为大家带来「2019 年人工智能产业概况」演讲的 Fabian Westerheide,是德国的人工智能战略专家、企业家、风险投资家,作为德国风险投资界的代表性人物,他曾投出过 Delivery Hero 这样的欧洲互联网一霸。除了场地好看一点,食物丰富一点,RISE OF AI 对 AI 科技评论记者而言与其他 AI 会议的差别并不大。唯一让人觉得有意思的是,那些带有浓浓「欧洲特色」的主题演讲,比如 AI 的「政治正确」(以人为本、价值导向、有人情味的 AI)、在美国与中国夹缝中的反思、各种给欧洲 AI「画饼」,以及对发展欧洲/德国 AI 的思辨(不愧是哲学强国!)等。
【首个人工设计基因组微生物诞生了,是个大肠杆菌】《自然》15 日发布的一篇论文显示,在两年的时间里,剑桥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们读取并重新设计了大肠杆菌的 DNA,创造出了全球首粒全套基因组经过重新编码的大肠杆菌。它证明了人工设计过的基因组可以产生生命,而微生物在医疗方面的应用也得以进一步突破。
早在 2010 年,美国团队就创造出了世界首个具有合成基因组的微生物,他们用的是丝状支原体(Mycoplasma mycoides),基因组非常小,只有 100 万个碱基对,而且设计变动并不大。
本次的人造基因组拥有 400 万碱基对,用 A、T、C、G 表示,打印在 A4 纸上长达 970 页,是科学家们迄今合成过的最大的基因组,对其改动程度之大也是史上首次。“此前人们完全不清楚,合成这么大的一个基因组,还是彻底变动过的,是否具有可行性”,领导项目的 Jason Chin 教授说。
【波音宣布完成 737 Max 软件更新,复飞仍遥遥无期】波音公司本周四宣布,已完成了对 737 Max 机型的软件更新,并进行了模拟机测试和工程验证飞行,正在为复飞认证做准备。
此次更新的目的是为了纠正可能造成埃塞俄比亚航空和印尼狮航两起空难事故的软件缺陷。737 Max 机型上所搭载的 MCAS(机动特性增强系统,Maneuvering Characteristics Augmentation System)被认为有引起空难事故的最大嫌疑。
该系统的作用是协助机长避免把机头错误地提升至过于危险高度,但目前的调查资料显示,在坠机事件中,该系统出现异常,罔顾飞行员试图抬高机头的操作,不断将机头压低,最终导致飞机坠毁。
波音表示,更新后的 MCAS 将比较来自飞机两个迎角传感器的数据,而不仅仅是一个。如果两个数据误差超过 5.5 度,系统将无法启动。而且,如果发生事故,机组人员将能够在必要时接管该系统。另外,波音也为 737 Max 的飞行员开发了增强版的培训材料。
【夜食癖是个什么鬼?】长期夜间进食,无论是习惯性在夜间吃零食,或是因白天节食而在晚上进行的卡路里补偿,都可能诱发一种进食障碍——夜食癖(Night-Eating Syndrome)。但不是每个爱在晚上吃东西的人都有这种病。
夜食癖在心理疾病中属于进食障碍的一种。调查显示,人群中约有1~2%的人患有夜食癖,而过于肥胖的人里10%都患有夜食癖。夜食癖与暴食症经常共同出现。他们往往会在晚饭后吃过多的食物(常是高热量、不健康的食物),甚至会在入睡后还醒来继续吃(即使完全不觉得饿)。此外,夜食癖患者身上可能还会存在清晨厌食、失眠等症状。
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夜间进食,对患有夜食癖的人们来说夜间进食并不是令人愉悦的,只会让他们感到痛苦万分,并引发自卑及抑郁症状,严重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患者通常会对自己夜间进食的情况有觉察,并感到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进而产生羞愧、罪责感。
关于夜食癖的成因,目前尚无定论。去年发表在Cell Reports上的一篇论文称,夜间进食与基因有一定关系——有些人生来就更爱在夜间吃东西。哈佛大学的Frank Sheer等人证明,人类的昼夜节律决定了晚上是一天之中我们最饿的时候。
【开发火星是幌子,月球才是必争之地】近日,我国科学家基于嫦娥四号数据在月背发现月球深部物质的消息引发公众的关注与兴趣,也使月球研究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笔者认为,我们的确应该脚踏实地认真做好月球的研究与开发。长期以来,人们对火星似乎比对月球更感兴趣。火星开发已经变成了一个热门话题。美国的探测器已经多次在火星表面着陆,对火星进行了实地探索。科技狂人穆斯克计划将第一批地球人于2024年送上火星,在火星上建立第一个太空殖民点。我们真的应该把火星作为我们第一个太空殖民点吗?
很多人认为,至少在太阳系中,火星是与地球表面条件最接近的一颗星球,有大气,有水,有二氧化碳,昼夜周期跟地球差不多,气候比月球更温和,表面重力也更大,土壤可以直接种植,建一个太空站,人类就可以直接在火星上生存。但是这种看法没有考虑到,即使火星的生物生存条件看起来比月球好很多,仍然比地球差很多,人类直接在火星表面生存,面临的困难巨大。
【木星和地球存在相似之处:磁场会经历长期变化】美国宇航局(NASA)的朱诺号探测器已经发现了气态巨行星木星的一些令人惊叹的特征,但它也向科学家们提供了很多关于这颗行星如何运作的信息。我们现在知道木星表面流动的气流实际上深入木星内部,而木星的闪电很像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那样。
现在,朱诺号探测器收集的数据揭示了木星的另一个方面,它看起来很像地球。在《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新论文中,科学家们揭示了朱诺号获得的木星磁场的读数与过去任务的观察结果不同。这表明这颗行星的磁场实际上正以微小但重要的方式发生变化,就像我们在地球磁场中看到的变化一样。
在这项研究中,NASA的科学家将最近的木星磁场读数与多年前从Voyage和Pioneer等任务中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比较。朱诺号飞掠木星时多次使用其磁力计获取数据,提供了有关当今行星磁场的大量信息,研究人员很快发现了这些差异。
【学画画 22 个月,微软小冰从央美研究生毕业了】夏语冰同学只花了 22 个月,就学习完了人类艺术历史上 400 年 236 位画家的画作。在今年 5 月 1 日,她正式参加了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与其他沉浸在艺术世界十数年的同学一起展览作品。
这位只花了 22 个月学习绘画的夏语冰同学,并非中央美术学院正式的在读研究生。她来自微软,真实身份是微软小冰,一个 18 岁少女人设的人工智能。
通过对 236 位人类画家画作的学习,现在小冰已经学会了做命题绘画。她在接收到文本或其他创作源刺激后,可以独立完成原创的绘画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小冰的绘画作品不是随机的画面生产,也不是按照现有的照片或者图片进行风格迁移或者滤镜处理,它与市面上常见的绘画模式不同,是“完全原创”地绘画。更难得的是,小冰的绘画水平得到了央美老师的肯定。
【日本妻子机器人上市一小时被抢光?假消息!但真有人跟机器人订婚】5月14日上午,某机构媒体发布的一条微博,引发网友热议。微博称,日本“妻子机器人”正式上市,它具备女友的一切功能,一小时就被抢光。
然而,真相恐怕要令很多人失望:所谓的日本“妻子机器人”上市,只是一个假新闻。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在日本,也流传着“中国发明‘妻子机器人’”的假新闻。
【让细菌带着荧光飞:香港大学学者提出一种新的生物偶联策略】2018年12月12日,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课题组报道了一种简单的无金属参与、无预修饰的一步法生物偶联新策略,实现多级对象的功能化标记与应用,如天然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多肽、蛋白质、活细胞快速染色、活细菌快速识别染色、无机材料修饰等,以题为 “A Simple Approach to Bioconjugation at Diverse Levels: Metal-Free Click Reactions of Activated Alkynes with Native Groups of Biotargets without Prefunctionalization”发表在Research上。
唐本忠现任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在2009年和2013年分别当选为中国科学院(CAS)和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SC)院士,主要从事高分子合成方法论的探索、先进功能材料的开发等,在2001年首次提出了“聚集诱导发光(AIE)”新概念,并持续开展系统深入研究。
基于活化炔的高效偶联,作者还验证了微米级二氧化硅球的荧光标记,说明该偶联策略可以拓展到无机材料的表面修饰与功能应用。
【蛋白质存数据比DNA更有优势,科学家表示其能稳定保存上千年】5月1日,美国哈佛大学的George M. Whitesides教授及其同事在国际学术期刊ACS Central Science发文,提出并实现了利用易获得、低能耗、稳定且能超长时间保存的寡肽分子存储数据(以二进制形式),且数据恢复准确率超过99%。
这一全新的方法最大限度减少了合成新分子的难度和消耗时间,同时避免从线性大分子中编码和读取数据的问题。由于纸张可能被损毁,云储存可能被攻击,新型的数据存储方式逐渐被关注。
【人工智能的新应用,可预测电池的使用寿命】3月25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Energy发文称,麻省理工学院的Richard D. Braatz教授及其合作者基于全面的数据集(包括124个商用锂离子电池,这些电池在快速充电条件下,循环寿命从150到2300个周期不等)和机器学习算法,在锂离子电池容量开始下降前,准确预测其使用寿命并对其进行分类。
该最佳模型在定量预测循环寿命方面的测试误差仅为9.1%。仅根据前五个充放电周期将电池分为长寿命和短寿命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95%的预测结果都是正确的。
【俄罗斯加入全球基因编辑行列,将耗资17亿美元培育30种动植物品种】近日,Nature报道称,俄罗斯启动了一项耗资17亿美元的项目,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开发培育30种基因编辑动物和植物品种。大麦、甜菜、小麦、土豆四种作物更是作为项目的重点。目前相关基因编辑作物的开发已在进行中,包括抗病虫害的土豆和甜菜品种,以及更易于加工且更具营养的大麦和小麦品种。
今年3月,比利时科学家发表观点文章指出,在慎重部署和科学监管的条件下,基因编辑等植物育种新技术能够为全球粮食安全做出重大贡献,但关于基因编辑食品的规范和推广在国际上仍存在争议。美国、日本、巴西、阿根廷等国对基因编辑食品持较为宽松的态度,欧盟对基因编辑食品严格管控,澳大利亚则是采取了中间立场,出台规则有条件地放宽对基因编辑监管。
【我国科学家首次验证三维量子霍尔效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乔振华课题组与南方科技大学张立源课题组等合作,经过5年多的努力,首次在毫米级的碲化锆材料上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研究成果5月9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上,引发学术圈的极大关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文小刚高度评价这一成果: “这一新的实验发现,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材料体系,其中也能产生拓扑序。”
【亚马逊Alexa控制无人机变身“厨房仆人”】亚马逊的智能音箱一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开关灯光、播放音乐、订购产品,人们甚至可以和语音助手Alexa玩游戏。用户可以语音控制Alexa启动一台智能咖啡机,但咖啡被制备好之后,是不能被自动送到用户面前的。近日,德国斯图加特媒体大学的研究人员在LivingKitchen 2019展会上展出了一架名为TrayDrone的无人机,这架无人机可以通过Alexa语音命令将咖啡、蔬果、零食、鲜花等这些物品送到用户面前!
【科幻概念解读:第N类接触】2012年1月,“玻璃星人”驾驶的UFO两度造访英国肯特郡。和以前的类似事件一样,这些发光碟状飞行物来了又走,只留下网络上疯传的照片,这使得英国人民怅然若失。地球之外究竟有没有智慧生命存在,如果有,他们和我们又有过多少接触?我们深深感觉寂寞,我们时刻盼望这种寂寞生活的终了。
这其中最寂寞的一位要数美国不明飞行物研究专家约瑟夫•艾伦•海尼克(J. Allen Hynek),为了便于详细研究,他在1972年的著作《飞碟经验:一项科学研究》中提出了一套分类系统,将人类与外星生命或不明飞行物的“近距离接触”分为三类,成为世界通用的标准。
【云游戏:主机游戏的狂欢,竞技游戏难以到达的终途】随着5G的脚步越来越近,游戏行业的下一个风口——云游戏来了。
所谓云游戏,就是以云计算为基础的游戏方式。
在云游戏的运行模式下,所有游戏都不在本地终端(手机、电脑、主机平台、VR一体机等)运行,而是在云端直接运行、渲染,然后将视频流进行压缩通过高速网络传输给用户,同时传输用户的操作。
云游戏不仅是技术的进化,还将改变游戏赛道的玩法:
1、游戏内容平台化,游戏模式点播化;
2、独占游戏、优质IP成为制胜关键;
3、游戏平台间的第三方游戏“抢人大战”。
但如果说那些用手柄操控的主机游戏在进行云游戏过渡中,有天然的适配性,或将因为技术的变革迎来行业格局的重新分配,那么在移动时代的云游戏与硬核电竞之间则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
因为云游戏无论怎样进化,其操作适配都无法离开鼠标键盘,因而这类游戏始终无法跳跃到手机端,其终途仍将是PC,这也意味着硬核电竞即便在云游戏时代也无法搭上“移动”的快车,随时玩耍。
【睡眠、出轨、八字都能测了,手机距离测量万物还有多远?】依托着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和不断迭代的算法,手机似乎正在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测量仪”,让人期待的是,现在的手机距离测量(检测)万物还有多远?
总结起来,手机测量可以划为以下几类。
1、实用工具类:称重量、量长度、测温度;
2、生活百科类:测水质、测果蔬糖分,皮肤年龄;
3、医疗健康类:测心率、血压和睡眠;
4、脑洞大开类:出轨、车况、运程都能测。
科技的进步让人类变得越来越“懒”,手机之所以在“测量万物”的路上越走越远,就是因为人类不想带着各种各样重重的仪器到处跑,希望只用手机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只是现在的手机测量(检测)还存在三个问题,并不是我们希望的样子。
1、测量检测数据不准存在误导;
2、测量结果有趣大于实用;
3、小心自己也被监测。
阻碍手机“测量万物”的两座大山:首先,在提高测量(检测)精度方面,手机要想能与专业测量(检测)仪器(工具)一较高下,就要在传感器和算法上实现统一;其次,手机测量(检测)还需解决如何平衡手机计算资源的问题。
【国外无人机配送商业化“驾照”已落地,国内还要多久?】前不久,美国首张无人机配送“驾照”正式落地,获得者还是之前在澳大利亚拿下全球首张无人机商业飞行许可的谷歌。
国外的无人机配送已经开始进入商业化阶段,国内虽然动静挺大,但显然还有段距离,具体原因是什么呢?
决定无人机配送商业化有三大要素,政策、技术及市场,智能相对论分析下来,中美在这上个层面上的比较,整体上中国并不落下风。三个层面的中美对比:
1、政策上中国比美国更加开放;
2、技术上中国已逐渐追上;
3、市场需求中美不是一个量级;
所以,谷歌的商业化先行,可以为国内未来的无人机配送树立起一个参考,商业化路径该怎么走,问题如何解决,都可以对照谷歌的模式来进行。
其实,以目前国内市场来看,对于无人机配送的需求并不是太大,现阶段无人机配送可能还不如无人车配送来的实在,虽然在效率和便捷程度上,无人机的优势确实很大。
再加上无人机配送落地的实际问题,短时间在国内不会出现无人机配送的大规模应用,预计可能还需要再等3-5年。
【电影中的“钢铁侠”走了,现实中的“钢铁侠”来了】在《复联4》中,陪伴我们多年的钢铁侠,托尼·史塔克还是在不舍中离我们而去,钢铁侠这一形象,曾拯救漫威于将倾,他同样也是很多人打开科幻世界大门的领路人。
多少人,特别是男孩,在当初看完钢铁侠后会幻想什么时候自己也能拥有这么一套机甲,时至今日这个梦想离我们越来越近。
在实际落地中,外骨骼设备主要分布在两个方向,一是增幅型、一是辅助型,前者主要运用在军事及工业领域,后者则在医疗领域较为常见。
但外骨骼机器人在国内的商业化还有难题,以医疗康复外骨骼设备为例,三个方面的问题不解决,市场将无法达到期望的高度。
首先,价格问题是外骨骼机器人大规模普及性应用的最大绊脚石。
其次,技术问题理所当然也会成为拦路虎。
另一大技术难题体现在续航方面,目前外骨骼机器人还是以蓄电池供电,续航能力上还远远达不到24小时的使用要求,使用者的活动范围受到电池的容量和效率极大的限制。
最后,外骨骼机器人作为一种贴身设备,被视为人类身体的外延,那么其舒适性也非常重要。
因此,这三个决定性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外骨骼机器人商业化发展就难入正轨。
【刘慈欣:机器能写现代诗,但远远追不上古典作家】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不一样?对于这个问题,科幻作家、《三体》作者刘慈欣的回答是:最可怕的不是“不一样”,而是人工智能和人之间,究竟有什么是“一样”的?
“要是写出来一看就是机器写的,那构不成威胁。如果让我们根本分不出是人类科幻作家写的还是机器写的,威胁就来了。”
中国棋手柯洁曾发了一条谈论人工智能围棋的微博:“人类千年的实战演练进化,计算机却告诉我们,人类全都是错的。”
柯洁的这句话令刘慈欣印象很深。“AlphaGo对于围棋的推理过程你看不懂,但是不管看得懂看不懂,它最后赢了。”刘慈欣坦言,无论人们坚信围棋文化多么古老,与之相守的人多有禅意,而围棋比赛的存在,本质上只是为了一拼输赢。
最近在和骆轶航的对谈中,刘慈欣表示,文学艺术的领土,已经被机器大规模侵入了。“一旦计算机、人工智能完全进入人文领域,对我们的文明又是一个冲击”,毕竟只要几秒钟就能生成一部长篇小说,那时候世界上会涌现数量巨大的艺术品。
Copyright ©2015-2021 青蜜(天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22946号